贵阳危化品泄漏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

发布日期:2023-06-10 19:37:53 浏览次数:

摘要:

2019年3月31日,贵阳市南明区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数千人被疏散,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该事件让人们意识到,化工行业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本文将从危化品泄漏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入手,探究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正文:

一、事件回顾

2019年3月31日,贵阳市南明区发生一起危化品泄漏事故,当时正值节假日,该地区的人群密集,导致上千人受到影响。据报道,此次事故发生在一家名为“三金工艺”的化工厂内,罐区内的乙腈气体泄漏,造成了重大影响。

泄漏事件当时是由于该厂危化品罐区储存安全措施不足,而对于泄漏处置措施不当造成的。当时,“三金工艺”工厂的许可证显示该企业生产小化学品,不包括乙腈,在获得生产乙腈的危险产品许可后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改进。

二、原因分析

1.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厂对工艺、设备、物料、工人及其所涉及的危险性等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低,无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培训,缺乏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使生产活动难以做到安全、稳定、高效。

2. 监管缺位

监管部门对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设施检查不到位,缺乏常态化、协同化的监管调查工作,对生产异常情况有效处理和处置不及时,对日常管理存在大量盲区。

3. 企业自律乏力

该企业无明显安全管理漏洞被监管部门发现,并在监管部门的配合下整改和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而是通过类似“敷衍整改”等轻易通过安全技术评价过程,安全管理文化漠视,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三、防范措施

1.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加强对岗位作业人员、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知识及安全管理水平的培训,定期组织安全讲座和演练,并按照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安排职责、督促各部门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台账。

2. 加强监管与执法

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采取不定期抽查、巡查等方式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完善地方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与责任,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关停和查处。

3.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加强对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改善安全管理的基础设施,并注重以安全为导向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同时,遵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重视“三实”(实名、实物、实权)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安全奖惩体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四、危险废物处理

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极大危害,危险废物排放与处理便成为进行冶金/化工工业的企业特别关注的问题。巴洛仕集团专业化工危化品处置、残留危险品处理、危险源处置、危废处理、固废减量化、污泥资源化处理、化工厂拆除、废化学品回收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为类似企业提供合理安全且环保的处理方案。

结论:

此次贵阳危化品泄漏事故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化工行业进行重视和监管,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企业要切实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此外,加强监管执法,对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也是必要的方式之一。最后,企业应该依靠专业化公司,像巴洛仕这样拥有丰富的经验,提供合理安全的处理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危化品泄漏事件的再次发生。


拆除公司 整厂拆除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