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爆胎事故案例分析:常见风险与预防措施

发布日期:2023-06-10 19:15:05 浏览次数:

摘要:

危化品在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爆炸、火灾等事故发生,其中危化品车辆在路上行驶时发生爆胎是较常见的事故之一。本文以一起危化品爆胎事故为案例,深入分析危化品爆胎事故的常见风险,并提出预防措施。巴洛仕集团专业化工危化品处置,残留危险品处理,危险源处置,危废处理,固废减量化,污泥资源化处理,化工厂拆除,废化学品回收。

正文:

一、车辆自身问题造成的风险

危化品车辆长时间行驶时,轮胎会产生磨损,且轮胎本身存在一定的老化问题,这些都会增加轮胎爆胎的风险。轮胎爆胎后,车辆失控的概率很高,尤其是高速路上容易造成惨重的交通事故,严重危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预防措施:

(1)定期检测轮胎的磨损情况,在轮胎安装前进行必要检测,替换磨损严重的轮胎,保证车辆牢靠安全;

(2)对轮胎定期进行保养,如补充气压、定期做好轮胎的平衡调整等,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减少轮胎老化可能带来的隐患;

(3)严禁超载,超载会导致车身沉重,加重轮胎的负担,容易损坏轮胎结构,提高爆胎风险。

二、轮胎穿刺造成的风险

轮胎穿刺也是造成危化品车辆轮胎爆炸的常见原因之一。在路面上行驶时,如遇到尖锐物质,极易划破轮胎,导致轮胎漏气,甚至爆炸。轮胎爆炸后,不仅可能造成车辆失控,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后果。

预防措施:

(1)车辆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在临近化工区域的路段行驶,要非常注意路面环境,尽量避开存在尖锐物体的路段;

(2)轮胎在装车前应进行仔细检查,清除轮胎中的异物,保持轮胎的状态完好;

(3)车辆在高风险区域行驶时,应佩戴防刺胎,增加轮胎抗刺能力,减少因为轮胎刺破而造成的事故。

三、轮胎胎压过高造成的风险

对于危化品车辆来说,轮胎内压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轮胎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如果轮胎胎压过高,轮胎内部热量会攀升,增加爆胎的风险。

预防措施:

(1)在运输前,应按照规定合理增加轮胎气压,使之达到高负载条件下的合适胎压;

(2)途中行驶中,如果遇到道路突然减速或者上坡,应适当减小车速,降低轮胎的受力程度;

(3)定期检查轮胎胎压,保证轮胎胎压在适宜范围内,防止轮胎受力过大,提高轮胎安全性能。

四、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

轮胎爆胎事故往往和驾驶员的操作有关。如果驾驶员操作不当,如不按照行驶规范行驶,加速和减速过猛,简单驾驶等原因,都会增加轮胎爆胎事故的风险。

预防措施:

(1)新司机应接受专业驾驶培训,熟练掌握危化品的储运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危化品车辆的行车规范;

(2)加强经验丰富的驾驶员的培训,不断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

(3)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管理,保证驾驶员按照行车规程行车,规范驾驶行为,避免因为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的危险隐患。

结论:

当下不少行业在运输危化品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隐患,轮胎爆炸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危化品行业要通过加强安全培训、加强管理,减少隐患,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把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危险废物 管道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