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石棉危化品车泄漏事件:教训与启示

发布日期:2023-06-10 19:14:54 浏览次数:

摘要:

雅安石棉危化品车泄漏事件是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本文将从教训与启示的角度出发,对该事件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

一、引言:“危”化品成了露头的祸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化工行业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用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等欺骗手段,不惜冒险使用危险化学品,给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雅安石棉危化品车泄漏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引起大家对危化品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二、事件回顾:“石”得难防

2013年4月26日,四川雅安市石棉县清水镇发生一起石墨烯赋形聚氨酯涂料运输车辆泄漏事故,该车辆属于大型涂料生产企业,共装有4000升危险品,事故导致该地区30余名居民中毒、二十余人住进了医院。这起事故的影响非常恶劣,不仅给地方良好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更严重的是给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三、教训总结:“化”危为机

1. 教育意识淡薄

首要原因是安全思想教育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和深入。在化工企业中,化学工艺的复杂性、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损失并不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车辆司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对危化品危害及其急救措施的了解不够,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化工事故的发生几率。

2. 规范意识淡漠

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事故增多,而且对事故的后果也很难进行有效控制。某些企业对危险物品运输急功近利,往往忽略冷静分析和管理,或是通过虚报或作弊手段以掩盖事故,从而增大了潜在风险。不仅如此,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三无”产品,出售劣质产品,严重影响了公共安全。

3. 技术能力差

技术能力不足或者不够成熟,直接导致了行业质量水平的低下和危险系数的增加。无论是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极高,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及其技术保障手段,就难以保证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

四、启示展望:“化”危为机

1. 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危险化学品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规定,从制度、处罚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入手,坚决遏制危险品运输违规行为的发生。

2. 强化企业自我管理

企业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行标准化、制度化等管理机制,开展安全技术交底、专业法制知识、应急救援等培训工作。同时,要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员工逃生、自救和互救能力,增强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

3. 提高技术水平

技术创新是安全发展的保障。企业要尽快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技术模式和工艺流程,逐渐向科技含量高、尽量减少污染、资源节约型的技术和工艺流程,从根本上实现危化品生产和使用的安全可控。

结论:

雅安石棉危化品车泄漏事件教育人们重视危化品安全生产,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和避免事故发生的能力。我们应该以事件为鉴,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企业自我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实现从“化”危为机的转变,推动危化品安全发展成为我们长期的任务。巴洛仕集团专业化工危化品处置,残留危险品处理,危险源处置,危废处理,固废减量化,污泥资源化处理,化工厂拆除,废化学品回收,助力化学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二手设备回收 拆除